东湖回顾:青山立碑,初心映旅途

- 编辑:admin -

东湖回顾:青山立碑,初心映旅途

10月30日,88岁的罗冠章在他扎根49年的“宜昌小西藏”、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市去世。他去世了,留下了照顾这片土地的未完成的遗产。他以近乎无私的奉献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鄂西大山里竖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用一生宣扬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38.83元”和“520元”来诠释纯洁和忠诚。当女儿翻阅随身物品时,她发现这张余额只有38.83元的工资卡已经是她物质生活的终结。这也是他“受民有钱,毫不犹豫地为民用”的性格表现。这些精益收入和支出与双赢形成鲜明对比他为牛庄带来了数百万元的产业和数千个家庭,展现了他“有声有色、不自律”的崇高立场。这与今年党的最后一笔捐款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金额为520元。这个数字不仅象征着爱情,也象征着一生的坚持。这也是他一生中最浪漫的告白。这种对党的忠诚与他衣橱里享有盛誉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相结合。 “你为什么入党,当官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遗产?”他根据自己49年的经验给出了有力的回答。党员的忠诚不在于言论,而在于行动。党员的纯洁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 作为扶贫书记,他写了“一业”兴起的新时代高管的应对技巧。他感到不舒服当他看到村民们在保护“金山”的同时遭受贫困。在仔细研究了当地的资源后,他转向了胃肠道药,这是一种珍贵的草药。在800多天的辛苦工作中,他犯了100多个错误,在切蘑菇时不幸失去了两根手指。但身体上的创伤并没有影响他的意志。仅仅休息了10天,他就回到了实验田,终于攻克了天麻人工有性繁殖的技术障碍。这场“不灭楼兰,万万回不来”的决战,是人民对生命的呐喊最悲壮、最动人的音符。他们的扶贫责任体现在智慧和远见。他们的脱贫决不是一时的“输血”,而是一时的“输血”。相反,它正在致力于可持续的“血液生产”。从天麻到高山蔬菜、烟叶及中药原料医药方面,它在牛庄市持续“开方”,盘活山地资源,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罗冠章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脱贫是希望之火,是致富之道。从“站着看”到“跟着做”,村民成为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推动者。 作为一个老人,他重新定义了“延续”的价值和生命的深度。退休第二天,他又勇敢地回到了处境困难的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市。他用生命剩下的29年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如果我不把钱装进口袋,我就是死也不会视而不见。”我们持续供养了整整49年,他把世界上“安享晚年”的普遍期待,变成了“老有所为”的不正常状态。在他的带领下,牛庄村从昔日的模样,发展成为产业特色、人均收入16000多元的充满希望的地方。然而,他的奋斗并没有停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没有试验完天麻桶培新技术,还在思考全镇的农业和旅游综合发展规划。他的生活并没有在等待中放慢脚步,而是在奔赴目的地的最后一刻被消耗殆尽。小镇,鲜明地展现了“革命者永远年轻”的崇高境界,比其持续时间更重要。 罗贯江同志的一生,与他笔记本首页上的六个字如出一辙:忠诚、干净、责任。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区域振兴全面推进的今天,新征程成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不会有枪林弹雨,但你仍然必须冲锋陷阵。没有硝烟,但仍然需要牺牲和奉献。全体党员干部要接过主席手中的信仰火炬,要有“永远安心”的责任感,顺应时代、顺应人民生活,在各自的“牛庄乡”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青山印证初心,罗观瑟书精神将永远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来源:京中网(湖北日报) 作者:林秋晓(武汉市江汉区委组织部班子) 发布者: 元里里